业务办理时间

周一至周五

09:00-11:30

14:00-17:30

在岗情况
投诉举报
电话
400-086-9797
技术支持
当前位置: 首页 >> 律所报道
2007年至今献血159次!江苏永孚所志愿者让人感动
日期:2023-09-11    阅读:1,226次

不大的会议室里,欢送仪式简单明快,电子显示屏上“曹道生同志捐献造血干细胞欢送仪式”几个大字道出原委——南京市建邺区红十字会正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曹道生举行欢送会,区红会常务副会长滕宏明将鲜花、荣誉证书和集齐建邺区所有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签名的CD赠送给这位同意捐献的年轻人。

众所周知,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几率极低,这位35岁的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即将成为建邺区第9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四天后的捐赠完成,他也将成为整个南京市第163位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

图为曹道生。

“2007年9月4日加入中华骨髓库。”曹道生对自己成为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的日期记得十分清楚。16年前毅然加入中华骨髓库,16年后同样的日子决定捐献,如此的巧合无形中记录下一个人的奉献精神和守诺态度。在这16年里,曹道生已经献血159次,平均下来每年献血约10次。并且在这159次献血中,除一次全血捐献外,其余158次均为成分献血,即更为急需的血小板献血。这类捐献需提前向血站预约,志愿者捐献一次要花费几个小时。正因为多次无偿献血的大爱精神,曹道生于三年前获得由国家卫健委等联合颁布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终身荣誉奖。

已是两个女儿父亲的曹道生看起来稳重踏实。他来自河南省,目前在江苏永孚律师事务所。“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只能做一件略微不平凡些的事。但行好事,莫要问前程,以个人微薄之力,无私奉献于社会。”欢送会上的发言简短而朴素,不过他讲起的一件童年往事,却让在座人员了解了他愿意捐献的原因,那也是曹道生第一次听说白血病。

图为欢送仪式现场。

曹道生7岁时,一位同村的玩伴,也是他的同班同学有一次在课堂上吐了血。因为两家住得近,第二天上学时曹道生被同学的妈妈叫住,请他转告老师孩子因为身体原因需要请假。曹道生便代同学向老师请了假。然而没过多久,他放学回来后竟听大人说这位同学已经过世了,死因就是白血病。“我至今记得他坟墓的位置。”提起往事,曹道生的声音不免伤感,“论起辈分,我还要叫他一声叔。”

随着年龄的增长,曹道生对血液病的认识逐渐增多。他也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血液病的最有效手段。小时玩伴的不幸遭遇和与生俱来的良善性格促使他成为了志愿献血一族,并于2007年加入中华骨髓库后,后又成为一名捐献遗体志愿者。前不久得知自己和一名病患配型成功后,当即同意了捐献。他说:“这次有机会作为一名捐献者救助他人的生命,我觉得十分光荣!”

图为曹道生获得的无偿献血奉献终身荣誉奖证书和献血记录。

江苏永孚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张义锋表示,曹道生是一位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员工。得知其百余次无偿献血、配型成功后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律所给予了曹道生通报表扬和部分现金奖励,并承诺在其捐赠期间充分做好后勤保障。“为素不相识的人义无反顾地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他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救人于危难的大义!”张义锋说。

图为曹道生(左二)与公司负责人、建邺区红会人员合影。

“一个人做一件善事很容易,难的是长久地做一件善事,曹道生的所作所为是人道主义的光辉展现。”建邺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滕宏明代表区红会向曹道生表示敬意,感谢曹道生家属和其所在律所对捐献工作的支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呼吁更多人能向曹道生学习,挽救别人生命的同时,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

因救助者的信息不能泄露,曹道生仅知道自己即将救助的是一位大他三岁的血液病患者。欢送仪式结束后,建邺区红会工作人员已陪伴其进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开展为期四天的动员剂注射,为9月12日到来的捐献做好准备。

来源:南京晨报

*附件列表(点击下载)





    责任编辑:巢戌初



    南京市律师协会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