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五
09:00-11:30
14:00-17:30
作为一名年轻律师,我有幸参加了本次百名刑辩律师培训班。虽然只有短短几次授课学习,却让我对刑辩律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在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受益匪浅。
一、 精进专业,提升技能
此次培训涵盖了刑事辩护的各个方面,法学基本功就是对法学理论知识和现行法律规定、司法解释等掌握的程度,是一名律师从业最基本的知识。本来,掌握这些知识是应当,而不是可以。但是,我们很多年轻律师在上大学时由于各种原因,其实法学功底并不扎实。这主要反映在对法学理论懵懵懂懂,对法律实务更是一知半解。拿到律师执业证后,更是忙于案源开拓等各种工作,往往把法学理论知识和现行法律规定的学习放到次要的位置。这导致办理具体案件时,面对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法律实体及程序问题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显得力不从心。
我认为,一名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至少需要几个方面的基本功。第一,调查取证技能;第二,证据分析技能;第三,文书写作技能;第四,出庭技能。在知道大概努力方向之后,我们也要即使进行查漏补缺,余安平主任讲述自己每天坚持写作一篇文章,每年坚持出版一本书,久而久之对于自己的文字功底、专业水平有着很明显的作用。我们作为青年律师,专业能力是第一位的,应该要学习余安平主任笔耕不辍的精神,因为法律文书的写作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缜密思维逻辑能力等也是向客户向同行展示律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我还认为,写作不能一味的追求数量、发表,要追求文章的质量,比如文字的逻辑性、细节的表述等等。
二、 坚守底线,学会分析风险
刑辩律师职业充满挑战,也面临着各种诱惑。培训班上,老师们反复强调,刑辩律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始终坚持诚信执业,维护律师职业的良好形象。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刑辩律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法律底线,不为利益所动,不为权势所屈,做一名有良知、有担当的法律人。
杨冬主任在课堂上说到,关于刑事案件中什么事情可以做怎么做,不存在一种标准答案。任何具体的行为都要放到多个维度去考量,考虑全面后给出一个最优解。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在做事之前也要考虑到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我们年轻律师办案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学习前辈们的工作方式,办案方式,有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去将相应规定进行过认真研读。而年轻律师的抗风险能力恰恰又是最薄弱的,这就导致了别人的经验或者做法在我们自己身上可能就反而变成了一种隐患,一种风险,这也是我们非常容易忽视的。
所以,年轻的律师尤其是刑辩律师,一定要在心中随时给自己敲一个警钟,警惕可能存在风险,分析风险,避免风险才能在职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此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我的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我将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能力。同时,我也会积极关注刑事司法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学习新知识,开拓新视野,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刑辩律师。此次刑辩律师培训班,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刑辩律师职业的信心和决心。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维护司法公正贡献自己的力量。
卓子超,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南京市律师行业团工委委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律硕士,业务领域:刑事辩护、民商事争议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