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办理时间

周一至周五

09:00-11:30

14:00-17:30

在岗情况
党委办公室
实习考核部
会员事务部
律师执业权利中心
投诉受理查处中心
文化宣传部
综合工作部
教育培训部
《金陵律师》编辑部
投诉举报
电话
400-086-9797
技术支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建设 >> 律途感悟
第三期百名刑辩律师培训心得┃沈翔:孤勇而温情的一群刑辩人
日期:2025-03-20    阅读:204次

为期近一年的百人刑辩班行将结束,之前参加过一些刑辩培训,而参加周期长、内容多、品质强的如此刑辩培训是第一次。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你还要参加这样的培训班?对啊,和刑事打交道17年,有一个发展中的团队,貌似刑辩水平还可以,为什么要参加呢?我笑着说,我看到了差距。有知识功底的差距,即便和刑事接触了十几年,还有些不罕见刑法罪名的具体量刑档次和标准还不熟练、刑事诉讼程序的细节规定还不能覆盖、刑事政策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有表达能力的差距,让自己的知识面、刑辩思路如何让客户、让司法人员更好地接受,不论是口头还是书面,仿佛经常觉得难以触达,自觉惭愧;有格局思维的差距,整个刑辩的历史沿革视角、各个地方的执法差异现状、如何站得更高的水准看待具体案件的刑辩思路,对我而言还有很大的空间。正是因为这些不小的差距,让我不断对准自己的定位,让我们三叶草团队找准前进的方向。南京律协百人刑辩班是个学习交流的好机会。

刑辩技能是不断需要深入的技能。基础的刑事理论怎样介入刑事辩护实务,是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也是属于高精尖的技能。王彦强老师的罪数理论、黄何老师的四要件和三阶层、周颖检察长的诉讼证据规则无一不是在这三个方面的再梳理和新议题。实践中,我们往往碰到法定的一罪、处断的一罪、牵连犯、吸收犯等基础知识与实务的新碰撞。而在具体的罪名方面,问题研究得是否透彻往往决定了辩护思路的准确和最终的效果。仅仅依靠传统的犯罪构成要件分析对待每一个罪名,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辩护要求了。传统的罪名下也对应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犯罪行为类型,王卫东主任的诈骗辩护实务、杨金龙处科长的走私案件办理实务课程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并且在相关的行为类型方面予以深入的解读。徐凌波教授刑民关系的疑难问题,展示了在传统普通刑事案件减少、经济犯罪日渐突出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刑民交叉的认识和程序问题,包括了法秩序统一原理的合理运用。刑辩专业化还要求刑辩律师在听说读写方面的基本技能不断强化、精细化。陈斌主任的接待技巧、杨鹏主任的阅卷技能、曾钧泓的律师会见实务、顾明君主任的法庭发问质证等技巧、渠华冰警官的公律关系等课程完全触及了每位刑辩律师的工作沿线,接待中让客户理解认可、阅卷时精准分析、会见时发挥效能、法庭上让检法和当事人信服,这不是刑辩律师的完美状态麽。培训是技能的培训,但技能是持续的技能,是变化的技能,是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技能。

刑事辩护事业要坚持长期主义。看过著名投资人张磊的《价值》,往往在工作中思考如何坚持长期主义,如何在每一次选择中奉行长期主义。我认为,每一个案件要坚持全局思维,用侦诉审的全线视角来思考辩护方案,一切从可能的最终的结果出发进行判断和建议。对每一个当事人也要坚持长期主义,一个案件的结束虽然标志对当事人的服务告一段落,但是当事人和家属对刑辩律师的评价和感受却是长期存在并且影响着的。对每一个案件的研究也是长期主义的目的,今天研究的问题同样可能在未来遇到,是积累、是磨练,慢慢变成专业、变成经验。在刑辩风险的应对中,如果处理不当,违规操作,无疑与长期主义相悖,也同样对自身的事业带来难以评测的伤害。我想,这就是培训班设置了余安平主任的青年律师成长、狄小华老师的刑辩工作讲政治、杨冬主任的刑事辩护风险等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他们用长期主义的实例和思维引导我们,刑辩事业是谋发展、是看远方、是博未来,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政治正确、坚持职业操作、坚持耐心积累。那些几十年如一日的刑辩人在不断激励我们,意义远不止明灯、引路人、模范和榜样。

要做温暖的刑辩人。刑事辩护一定程度就是维护合法权益,刑辩律师从本质上确实属于对侦查机关、公诉机关相对抗的一方。针锋、硬气、据理力争是刑辩律师该有的素养。但我思考一个问题,一直说法官是据法裁判,一直说法不外乎人情,刑辩律师能否温情,能否柔情,又如何体现。每每遇到,当自己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专业投入,争取到理想的结果,而当事人只是微微一笑,淡淡地道了一句谢谢,那个场面和结果出来之前当事人或者家属表现的期待大相径庭,心里不免凉意丛生。有人说,不能与当事人太多的共情,会影响自己的判断。而我说,那只是温情要有度,即便有凉意,有落差,但不影响我们刑辩人在每一个案件中倾力投入,全力付出,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有人说,办案机关总是有罪推定,总是要往死里办。而我说,温情不能仅触及当事人和家属,也应当和办案机关保持善意。换个角度去看待办案机关,去理解他们的工作,去换位他们的思考,让我们的刑辩在探讨、在争论中来获得刑事诉讼进程参与主体的相互体谅,我想这也是刑辩人的温情。

这些年来,结识了很多的刑辩律师,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成都等等来自全国不同地域的圈内同行,看到了专业顶级、名望顶级、地域覆盖面顶级的各种类型的同行,有的是拼命三郎、有的是淡定儒雅、有的是专业大牛……就是这样一群人,在刑事辩护领域里坚持、坚守、坚强,也在相互的学习交流中互助、互勉、互爱,就是这样一群人,为当事人合法权益研究、奋斗、争取,就是这样一群人,孤勇而温情!



沈翔律师,江苏博爱星(南京)律师事务所主任,三叶草刑事团队负责人,南京市律师协会刑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附件列表(点击下载)





    责任编辑:李娟



    南京市律师协会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