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五
09:00-12:00
13:30-17:30
7月6日至8日,南京市政法系统第二期同堂培训班在江宁区委党校举办。本次培训由市法院主办,以刑民交叉实务问题为主题,50余名执法办案一线干警和律师同上一堂课、同研一部法,共同推进实现此类案件办理质效提升。
北京浩天(南京)律师事务所刘怡含作为律师代表参加这次培训,让我们一起随着她的学习感悟来了解下这次“同堂培训”。
2022年7月6日——8日,来自公检法司的五十多名学员齐聚江宁区委党校,参加为期三天的南京市政法系统第二期同堂培训班。很荣幸作为其中的一员,与五十多位优秀的法律共同体同上一堂课、同研一部法。
本次培训班由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选择目前较高发、前沿、观点不一的“刑民交叉理论实务问题”作为培训主题。
培训班的第一堂课是由南京师范大学方乐院长为我们解读执法办案中正确理解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更高。作为法律共同体的我们,如何与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对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成为新课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讼解决好,是我们法律共同体共同追求的价值,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坚持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相统一,将天理、国法、人情融为一体,情同此心,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捍卫人民权益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培训班通过上课形式,让公、检、法、律谈各自业务领域下刑民交叉的案件问题。公安机关站在侦查角度解读了案件移送过程中的衔接问题;检察院从程序、刑民独立性、处理关联性的三方面对刑民交叉案件的审查思考;法院从民事、刑事、执行三个审判实践展开讨论刑民交叉问题;律师从民法、刑法条文的规定展现不同思维下的不同结果。通过公检法律不同角度的不同解读,打开了原有的固化思维,产生了心的共鸣和理解。
培训班还通过座谈会、主题沙龙等形式,提供交流平台,让学员们针对刑民交叉案件涉及的实体和程序问题、刑民交叉案件中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务问题等问题进行了激烈而又意义的讨论。先民事后刑事、先刑事后民事还是刑民并行?同一事实如何认定?涉刑案件的移送标准?移送后民商事案件如何处理?如何确定被害人?如何确定损失的数额?刑事追赃和民事执行的先后顺序问题等等,一个个问题的抛出,就像一枚枚炸弹,在学员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深度思考、热议。
本次培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模拟法庭,三名资深法官、两名检察官、两名律师分别作为控辩审三方,公安作为被告人及法警,律师作为被害人。被告人和被害人都入戏甚深,模拟法庭非常成功。案件争议之大,分组讨论中每位学员均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模拟法庭后,培训活动已经过半,但却将培训活动掀起了新一轮的新高潮。
本次培训还邀请高校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孙国祥教授就刑民交叉案件的基本问题和解决思路做了深入的阐述。
通过培训,法律共同体提出了启发性的观点,让我对民刑交叉案件又有了新的理解和办案思路。本次培训是一次有意义、有深度的跨界交流,是一场刑民交相辉映的饕餮盛宴,受益匪浅。最后,再次感谢中共南京市委政法委、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为本次活动的精心设计和付出,祝愿全市法律共同体的明天更加美好!

刘怡含律师
北京浩天(南京)律师事务所
南京市律师协会副秘书长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理事
南京市律师协会刑法业务委员会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