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五
09:00-11:30
14:00-17:30
2024年4月有幸入选了南京市律师协会举办的“百名刑辩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第三期研修班”。从2024年5月12日开班到即将结业,一共集中授课七次,涵盖了十四次主题培训、六次微论坛。长达八个月的培训,为我打开了刑事辩护领域的全新视野,众多资深刑辩律师和专家的倾囊相授,让我在知识、技能和思维层面上面都获得了提升。
一、案例研究是每个刑辩律师应当具备的基本功
2024年5月12日,研修班正式开班。开班第一堂课就是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彦强讲授的《罪数理论的判例研究》。王彦强教授针对司法实践中控辩双方争议较大的罪数问题,通过检索案例、分析案例、归纳总结等方法,将司法实践中审判机关对罪数问题的处理方式加以研判,归纳总结出不同情况下罪数处理的方式。
当天下午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周颖讲授的《刑事诉讼证据证明规则》同样是在案例的基础进行讲授。
两位老师的讲课告诉我们,不管是刑事理论研究,还是刑事实务实践,都离不开对案例的研究。尤其是作为刑事律师,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的《刑事审判参考》中的每个案例都应当如数家珍。
二、刑辩律师的基本技能仍需加强磨练
本次律协举办的是“百名刑辩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第三期研修班”,“培养”二次突显出我离“领军人才”的差距还很大的,需要再培养、再磨练,方有可能在将来成为“领军人才”。为此,律协分次举办了律师接待技巧、律师会见实务、律师阅卷技能和法庭发问、质证、辩论技巧等刑辩律师基本技能培训 。
通过这一些列的课程,使我深刻认识到,之前靠着个人摸索积累的一些经验,在专业的刑事律师眼中不值一提,需要改进、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作为希望成为“领军人才”的刑辩律师,时刻磨练基本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研修班即将结业之际,我的收获远不止前文所述。培训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向“刑辩领军人才”进发的起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今后的执业过程中,将秉持这样的信念,脚踏实地做好每个案件。
单益军,江苏韵和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南京律协律师代表联络与提案办理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同时拥有税务师、专利代理师执业资格,复合型刑事辩护律师。